堂本刚的腿毛由我守护

15年2月入坑的KKL

为刚先生而写

声乐艺术鉴赏课期末作业是写一篇与歌唱有关的论文,要求详写听觉感受,所以我写了刚先生。并不是为了“评论”而写,主要是抒发了自己对刚先生音乐的感受,发上来也仅是为了留作纪念。文笔不好,请见谅。

《我在爱,我想爱》

一、——与自己的对话

《街》

        1993年,14岁的堂本刚离开奈良老家,坐上了前往东京的火车。
        突然间成为了艺人,身边的人开始不仅仅把他当作一个平常的人来看待,而在他身上寄予了各种各样殷切的期望。“为了迎合当时的情况而创作出的并不是真实的自己,渐渐觉得自己无法跟上那些外界肆意塑造的形象,就像是真正的自己在逐渐远去。”多年以后,应邀回到家乡奈良录制节目的堂本刚在提到《街》时这样说道。在这样迷茫而自我撕裂的时期,社长提出了要不要试着solo看看的意见:“真正的自己,并不通过语言,而是通过歌声来诉说不也可以吗?”
        就这样,堂本刚开始转型成为创作歌手,于2002年推出了首张自己作词作曲的单曲《街》。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时,我的心几乎是“唰”的一下收紧了。明明是那么温柔的前奏,让我产生了一种“啊,这是首温暖的情歌”的印象,但当堂本刚一开口时,他声音中有关成长的痛苦、自我的撕裂感的情愫立刻刺痛了我。可以听出他使用了刻意压着喉咙的唱法,使得他声音中的情感是那么直白,是一种想要透过歌声寻求出路,寻找内心煎熬宣泄口的感觉。比起歌唱,对我而言这更像是一种呼救,一种想要扯掉身上光鲜而压迫的服饰,打破透明而封闭的展示柜的呼救。我不懂日文,没看歌词的情况下并不了解堂本刚在唱些什么,但歌声中逐层递进的情感配合上一下一下敲击的鼓点,使我脑海中描绘出一幅他独自一人,一步一步地沿着空荡荡的大街倔强前行的画面。歌曲高潮来临之前,堂本刚的歌声暗淡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段贝斯的solo,音色嘶哑之中却蕴藏着一股无法浇熄的力量感。当堂本刚的歌声再次响起的时候,我忽然有一种释然的感觉,眼泪也无法控制地流了下来。因为他接下来的声音,和贝斯传递给我的感觉一模一样,明明自己背负着那么多痛苦,却仍然迸发出向上生长的倔强感,传递给我一种即使摔得血肉模糊,步履蹒跚;即使背离人群,独行踽踽,也绝不放弃的意志和信念。
        多年后的堂本刚是这样描述《街》的:“有一种留在奈良的真正的自己在默默为走上东京街头的另一个自己送行的感觉。歌唱,倾诉,交换信息,就是这样的感觉。”这就解释了我感受到的撕裂感,因为在大众的眼中,作为偶像的堂本刚有太多太多“应该是这样的”,但他的躯壳之下,一直是那个在故乡奈良,善良的,心里充满了爱的堂本刚;是那个为了不让同学难过,直到转学当天才告知大家,并给每一位老师、同学,甚至是给负责采购的阿姨以及保卫室的保安大叔都写了感谢信,传达谢意的温柔的孩子。歌词中“这是一个迷失了爱的时代……但不想连痛的感觉都失去。”正是他想传递的。在大家都为了避免受伤而选择麻木不仁的时候,他想告诉那个受到伤害的奈良的自己,唯有痛的感觉不想忘记,不能忘记。
        “这具身体依然撑得下去,这盘游戏还没有玩完。”我听到了,我看到了,我感受到了歌曲高潮部分的绝处逢生的希望感来自何处。配合着音乐,看到这句歌词时,我原本已平静的情绪再次波动,简直像崩溃一样,眼泪控制不住地流淌。我想张口说些什么,但是什么也说不出来。我结结实实地接收到了他的情感,那是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我一边哭,一边微笑起来,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在此刻仿佛交融了,合成一股无论遇到什么,都会站起来继续战斗的意念。
        听完这首歌后,我对于堂本刚这个人有了全新的认识。原来他是这样的人,原来通过歌声,就能够了解一个人的内心,能够想他之所想,这是我之前听别的歌曲从未有过的感受。

二、——我不会忘记你的痛苦

《Devil》

        如果说《街》让我能够想他之所想的话,那么《Devil》便是让我痛他之所痛。
        “时间只残留下试炼,让你随着受伤而越发坚强,然而我不会忘记你的痛苦。”这句歌词虽然是出自堂本刚的另外一首歌,但也正是我对他的感情的真实写照。
        “从18岁开始的5年间,曾经想死。想死、不能死、想死、不能死、想死,就这样反复。”由于患上了严重的过度呼吸症,加上外界的不断侵蚀和伤害,堂本刚曾有过一段快要撑不下去的黑暗时期。在这样的时期,《Devil》诞生了。
        直入心扉的压抑。当前奏第一个音响起时,一股沉重的压迫感就涌了上来。夹杂着电流的噪音,钢琴声像是结结实实地按在了我的胸口,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不知为何,我想起了夜间医院过道惨白的灯光,想起闭馆后巨大而寂静无声的水族箱。仅仅是前奏就给我以如此的窒息感,我不仅想象起他会用什么样的声音歌唱,是会像《街》那时一样,压着喉咙,故意唱得白一点来传达情感吗?在我这样想的时候,堂本刚开口了。非常意外的是,他并没有使用故意压喉的方法来诠释这首歌,相反的,他的唱法变得……与其说淡然,不如说是近似重度抑郁那般的超脱。除去前半段的歌词外,歌曲的后部分一直只有一句“我在爱,我想爱”在反复吟唱,不停地重复同样的歌词。但是即使是同样的歌词,却在每一句中都能感受到不同的意味和重量,带着对爱卑微的渴求而不得。我甚至开始产生了一种错觉,好像我是一条水缸里将死的鱼,与不断流失的生命挣扎后再也没有动弹的力气,于是我放弃了,任凭自己的身体缓缓浮上水面,让水波环抱着我,动摇着我。绝望,窒息。身体不自觉地压抑着呼吸的节奏,我甚至都无法做到正常的吸气。我无法哭,无法笑,我像是被困在躯壳里,灵魂在流泪,身体却无法动弹。我没有流泪,但我又明明在哭。每一句一样的歌词,带着不同的重量,逐句逐句叠加在我的身上,像是他无声的眼泪,一颗一颗地打在我心上,烫得心上起满了水泡。
        当歌结束时,我维持着听歌时的姿势,过了很久才从静止中醒过来。以前也曾听过不少催人泪下的歌,但《Devil》是第一首真正意义上让我心痛的歌,这种痛已经超越了情感,是一种物理性的痛了。我没有流泪,但是听完歌后我仿佛整个人都耗尽了气力,就像刚刚大哭过一场那样恍惚、喉咙发紧、身体酸痛。仅仅是作为一名听众,都感受到了这般深深的绝望和窒息,我不敢想象堂本刚是在什么样的心境中写出这样的作品的,但我很感谢他,能够通过歌曲让我们知道起码一丁点他的内心经历着怎样的苦痛。

三、只此一生,我无二色

《缘结》

        如果把《街》时期堂本刚的歌声比成一条坚韧向上生长的藤曼的话,那么《缘结》时期的堂本刚,已经成长为一片蔚蓝的海洋了。沉静、平和、安抚人心。这是我听到《缘结》的第一印象。也是在这首歌中,我感觉到了,那个留在奈良的少年,和只身来到东京的少年,没有被打倒。他们终于合为一体,好好地长大成了一个温柔的人。
        和家乡奈良一样,堂本刚身上散发着一股禅意。《缘结》正是堂本刚在陪同母亲到寺庙参拜时,看见母亲的眼泪有感而发后创作出来的。我初次听到这首歌时,感觉浑身上下充满了暖意,从耳朵进入,一直沉淀到身体里。“缘起而结,入耳可闻。”这样的语句已经不像歌词,而像是诗。他的歌声包围着我,拥抱着我,我忽然体会到了很多有关缘、有关爱的东西。我像是在水里,在宽容的温暖的水里,波浪轻轻推动着我,我随着波浪的起伏而起伏,放松而安心。歌曲的高潮部分,暂作停歇后升了一个调,堂本刚清澈包容的声音像在云雾中开了一个口,刹那间,光就从云间倾泻下来,照在了我的身上,愈发暖和了。不知为何,我感觉身体越来越轻,仿佛有一股力量在牵引着我向上,无论从物理还是心理上,我都确实地感受到了升华,仿若初生。
        用文字描述时,看上去似乎有些夸张了,但当我戴上耳机,再次聆听《缘结》,心灵便再次不可思议地平静下来。像是冬天坐公车,靠在窗边小睡时洒在身上的温暖日光;像是久未归家,终于与母亲相聚时她身上熟悉而令人安心的气味。《缘结》给我的就是这样的感受,是一种隽永的爱。就像是歌中所唱的那样:“我将在凝视的爱中生存下去。”

        最后借用喜欢的一句话来做结语吧。
        ——一步一步走过去,光,便自然而然地来了。(出处 @Seven Sette

















评论(10)

热度(13)